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和良好风尚的行为准则,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
1. 文明礼貌:在公共场合保持礼貌,尊重他人,如排队、不插队、不大声喧哗等。
2. 助人为乐:乐于帮助他人,关心弱势群体,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。
3. 爱护公物:保护公共设施,不随意损坏公共财产,如不随意涂鸦、不乱扔垃圾等。
4. 遵纪守法:遵守国家法律法规,维护社会秩序,不参与违法活动。
5. 保护环境:爱护自然环境,节约资源,减少污染,如垃圾分类、节约用水用电等。
6. 诚实守信:在公共生活中保持诚实,遵守承诺,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。
7. 公平正义:在公共生活中追求公平,反对不正当竞争,维护社会正义。
8. 遵时守约:按时完成工作任务,遵守社会约定,不迟到、不早退。
9. 团结友爱:在社会生活中倡导团结友爱,互相帮助,共同进步。
10. 尊重多元:尊重不同文化、宗教信仰和习俗,促进社会和谐。
这些内容构成了社会公德的基本框架,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。